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探寻天地古今 展示一寿千年“寿文化” 正文
时间:2025-05-29 05:34:27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知识
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就像一条时空隧道,连接着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近日,淮河早报、淮南网记者春游安徽楚文化博物馆,让您在历史文化中领略绵延悠久,让您在时空流转中感叹蜿蜒沧桑。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由“安徽楚文化”基
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就像一条时空隧道,寿文化连接着过去、探寻天地现在和未来。古今近日,展示淮河早报、寿千淮南网记者春游安徽楚文化博物馆,寿文化让您在历史文化中领略绵延悠久,探寻天地让您在时空流转中感叹蜿蜒沧桑。古今
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由“安徽楚文化”基本陈列、展示“寿县文明史”基本陈列、寿千“寿春寿文化”专题陈列三部分组成。寿文化一寿千年,探寻天地寿县是古今中国得名最早,沿用时间最长以“寿”为名的展示古城。本期春游系列中,寿千淮河早报、淮南网记者走进“寿春寿文化”专题陈列展区,和大家共同感受源远流长的“寿文化”。
中国寿文化源远流长,人们对于“寿”既有朴素的期望,又有崇拜与敬仰,千百年来,人们已把这种复杂的情感注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。“寿”字始见于西周早期金文,其本义为活得长久,引申指生命持续的时间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“长寿”之意。因为“寿”体现了人们祈求长寿的共同愿望,所以久而久之赋予了“寿”字以丰富的吉祥内涵,成为人们追求长寿的象征,也是大家众口相传的吉祥语言。
在“寿春寿文化”专题陈列展区,淮河早报、淮南网记者了解到,据专家考证,“寿”字最早出现在商周之前的古陶器上,从商代开始正式使用,到周代开始大量出现在青铜礼器上。文字的出现表明,早在殷商时期,甚至更早,中国人就已经出现了长寿的观念。采访中得知,华夏人在商周时期就明确形成了长寿为五福之首的认识。“五福寿为先”的思想,在先秦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。
“寿”与寿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。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寿地的名称,与徙都、赐地都有关。楚考烈王元年,以黄歇为令尹,封号春申君,赐地淮北12县,“为春申君寿”,因此,这处封邑开始有了新名称“寿春”。后又名“寿阳”“寿州”,之后称寿县。
从“寿春寿文化”专题陈列展区内的大量图片和文字都能看出,寿县有着良好的人居环境,北八公山,南安丰塘,东瓦埠湖,西淮淠河,境内湖河遍布,构成寿县独特的山水景致,堪称“天人合一,体用一源”的人间仙境。
进入展区中央,映入眼帘的是百岁坊复原后的场景。清嘉庆二十四年即1819年,在巷口树有一块名叫“百岁坊”的牌坊,为州民周冕妻子杨氏所立,后人猜想,之所以称之为“百岁坊”,应该是得名于其长寿。虽然今天遗址已不复存在,但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。州志中称周冕为“耆民”,也就是指年高有德之民。
我国的崇寿礼俗历史悠久,丰富多彩,包括饮食衣着、佩饰器物、书法绘画等等。与“寿”息息相关的细节数不胜数。长期以来,寿县当地一直流行着星次在寿、徙都命名、赐地祝寿等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。在展区内,淮河早报、淮南网记者看到了大量与“寿”相关的文化展示,年画、剪纸、景泰蓝作品,是中国人长寿信仰的集中反映;对老人的寿龄雅称、开宴祝寿、祝寿吉语、吉祥寿礼等展示的是形形色色祝寿民俗;馆内书法、对联、木刻、印章、瓷器、铜镜等作品和实物,也都真实还原了人们对于“寿”这一观念的重视。
说起长寿秘诀,就不得不提到“养生”,在古代,人们便对“养生”的观念极为推崇,他们不断探索各种养生实践,以求永年。楚地养生的说法也相当盛行,据了解,老子、庄子、孔子、孟子、墨子等在楚地隐居过,对当地的养生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。《淮南子》一书中关于养生术的思想观点,也对楚地的养生思想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。
对于养生,饮食的作用不可或缺,寿县的八公山豆腐、瓦埠湖银鱼均为营养美食。自古以来,寿县人就以茶事为韵事,好茶风盛行。展区内所能看到的寿州窑出品的一组茶具,也能够反映出寿县人饮茶的历史和风俗,“养生”已成为当地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。
本报记者 张越 摄
劳拉3D,怪物巢穴的探险之旅2025-05-29 05:25
全民文化活动季优秀节目展演2025-05-29 05:03
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安徽赛区比赛启动2025-05-29 04:53
全省文艺惠民系列活动走进太湖2025-05-29 04:41
火影忍者,雏田与纲手混战全解析2025-05-29 04:33
纸薄情长『一剪梅』:非遗“徽州剪纸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笑梅2025-05-29 04:20
明代地方文献《潨川足征录》点校出版2025-05-29 03:50
安徽公安“文艺轻骑兵”走进金寨2025-05-29 03:43
野性王国,在线视频与剧情介绍2025-05-29 03:36
安庆推出七部黄梅戏舞台剧2025-05-29 03:32
留学生大战洋枪,剧情与视频信息2025-05-29 05:32
宣家鑫书法展本周六开展2025-05-29 05:24
合肥这24所学校荣获“国家级”新称号2025-05-29 04:52
六安市在省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赛上获佳绩2025-05-29 04:43
盲女之萱萱日记,在线视频与剧情探索2025-05-29 04:22
合肥市级“非遗大家庭”又添“新人”2025-05-29 04:08
诗韵诵经典书香润童年2025-05-29 03:37
皖苏鲁豫四省唢呐汇演聚梨都2025-05-29 03:37
ure063,在线视频资源探索与剧情介绍2025-05-29 02:58
歙县:文化惠民润古城2025-05-29 02:52